Contents
序章 引領你前進的力量,源自於你
體弱多病的孩子,將自卑感化為原動力
現代心理學三大巨擘──阿德勒
獻給焦慮眾生的阿德勒心理學
給獨自面對人生的你,一段鼓舞的話
Chapter1 如何能不再將自己與他人做比較?
阿德勒的情感說明書
01 自卑感是所有目標與努力的原點|自卑感
名為「焦慮」的成長之痛
人會受到環境影響,但人也能改變環境
02 覺察隱藏在外顯目標背後的目標|優越感
理想的目標,造就理想的自我
物質無法填補心理的空虛
03 越是渴望受到認可,就越是汲汲營營|認可需求
人在決定性的瞬間,卻躊躇不前的祕密
從他人的認可中解放
04 我們的身心會記得|壓力
因渴望被認可而產生的壓力
把壓力與自我分離
05 所有的情緒都有目的|情緒管理
隱藏在情緒背後的真正需求
想法會改變情緒,情緒將改變局面
06 所有情緒都是相對的|情緒表達
成熟地表達情緒的方法
Chapter2內心的焦慮從何而來?
阿德勒的記憶儲存庫
07 記憶絕非偶然|早期記憶
真相的影響力不比不過個人的解讀
我的地位並非取決於我
08 家庭結構對個性的深刻影響|出生順序
為何老大總是習慣犧牲讓步,而老么較開朗討喜?
關於人生中的第一位對手
09 記憶,是「我」的人生故事|記憶的解析
關鍵在於記憶賦予當下的意義
記憶裡含有人生的養分
10 每個人都背負著缺陷活下去|心理創傷
為何總是回想起令人害怕的記憶?
心理復原的道路
11 創傷並不存在|記憶重構
記憶不分好與壞
跨越傷痛而成長的方法
12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|私人邏輯
改變年幼時的人生觀,將改變一切
獨行走得快,結伴走得遠
13 他的感受即是他的世界|感覺記憶
感覺會成為情緒、成為經驗、成為「我」
轉變記憶與心情的感官活用法
Chapter3 該如何愛人與被愛?
阿德勒的人際關係課
14 從人際關係透視你的內心|人際關係模式
人們期待從關係中獲得滿足的七種需求
互相尊重,便不再感到孤單
15 別為了挽留愛情而奮鬥|關係成癮
不認可自己的人,是依賴他人的人
擁抱自己的瞬間,就是變化的瞬間
16 能夠接納他人的人,是愛情的勝利者|愛情
心理學家口中的愛情模樣
表達愛意的方式各有不同
17 新關係需要新的方式|同居
比起束縛,更需要歸屬
即使關係的狀態改變,優先順位也不會變
18 愛情,是需要兩個人一起解開的習題|婚姻
若想變得幸福,另一半也必須感到幸福
與相愛的人修復關係的練習
19 無論是誰,都應該持續受到尊重|生產與養育
我的人生將完全改變
不勉強承擔也不推卸時,才能真正負起責任
20 每個人都該受到善待、愛護、認可|歧視
家人是彼此的鏡子
防止代代歧視的方法
Chapter4 該如何活得更像自己?
阿德勒的自尊感訓練
21 任何人都無法與自己相比|自尊感
試圖補償空虛的內心與低落的自尊
鼓勵自己、為自己加油
22 人是刻意以未完成的狀態自居|自我認可
為保護自己而設下阻礙
若一再逃避自我,終將成為自己的弱點
23 童年時遭遇的風雨,將影響一生|關係分離
那個懼怕的孩子,仍活「我」心裡
現在起,成為自己的避風港
24 獲得認可時,便能感受到自身價值|社會興趣
人生中累積的經歷將決定「我」的態度
超越你我,走向「我們」的道路
25 我為人人,人人為我|歸屬感
歸屬感,是最根本的欲望
我們是平等的存在及彼此的夥伴
26健康的身體,是所有成功的先決條件|自制力
身體不斷地發出警訊
唯有身心健康,人生才會健康
27 沒有人是為了讓人生失敗而活的|人生的意義
不斷地超越自我
獻給即將進入轉捩點的三十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