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類繪本特別能為普通的日子增添樂趣,不僅能在閱讀的當下收穫「笑果」,讀過之後,回到日常生活裡,繪本當中的情節還有機會繼續開花結果。這一類繪本,通常是聚焦生活中的尋常人物、小景小物,略施想像與幽默的元素發展出來的作品,《紅燈先生和綠燈先生,不想工作了!》便是如此。
故事從書名頁便已開始,文字寫道:「斑馬線前方的行人號誌,變綠燈了。有人正盯著路人過馬路。」搭配的圖畫是頭戴紳士帽、一紅一綠的兩個人,因為封面與書名的提示,讀者自然知道他們是行人號誌燈裡的小人兒。在最初的這一頁,此書便展現出繪本獨有的魅力,亦即圖文共同說故事的張力;第一句文字指出「有人正盯著路人過馬路」,同時,讀者見到面向自己、兩眼直視的紅燈先生與綠燈先生,在這一瞬間,我們知道,那盯著路人過馬路的「有人」,就是他們,而我們這些讀者,因為被畫中的他們盯著,也自然代入,進到故事中,成為過馬路的路人。
不過,才一翻頁,在我們印象裡沉默堅守崗位的兩人,竟然對彼此、對各自的職責發起牢騷,甚至誤信狀況外的烏鴉,認為自己即使不工作,也不會給人們造成困擾,索性脫離工作模式。原本該直挺挺站好的紅燈先生,與該擺出行走姿勢的綠燈先生,開始出現各種姿態,燈框成為他們的舞台,玩累了,甚至直接躺平。
若和孩子共讀這本書,根本不需要特地設計任何延伸活動,光是這兩頁,孩子們注意到紅燈先生和綠燈先生的百變模樣,眼睛肯定為之一亮,只要大人出一張嘴稍微撩撥:「如果你是他們,還會做出什麼動作呢?」孩子肯定創意和表演欲都高漲,玩得不亦樂乎,大人同時也得到綵衣娛親之樂,雙贏!
而且,讀過這本書,出門再看到街上輕易可見的行人號誌燈,只要故事留在記憶中的片段閃現,無論大人或小孩,都將會心一笑。這便是稍早所說,繪本的情節在閱讀之後繼續開花結果,花美果甜,為日常一成不變的旋律加入輕快的變奏。
此書不只有趣,在完全不說教的敘事中,還有許多可思考之處,例如,他人的建議要照單全收嗎?甚至,看兩位主角重新找到工作的意義,再反觀自己,無論是上學的意義、工作的意義、人生各種為誰辛苦為誰忙的意義……或許也都能有所收穫。不過,這些都是附加,閱讀或共讀的意義,最好的便是得到樂趣,並為日常添幾許滋味,這是讀者看這本書,保證不虧的獲益。